2010年9月29日星期三

欧元拯救记

5月6日傍晚,纽约股市开始可怕的暴跌。此时,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的高管们正携配偶在柏卡酒庄(Palacio da Bacalhoa)优雅的帝王房中共进晚餐。这座15世纪的庄园位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南部。

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
高管们的黑莓手机频频亮起,令人震惊的消息接踵而至:欧元汇率再创新低;道指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在“闪电崩盘”中直降1000点。

最令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担心的是,小国希腊债务危机的阴云盘踞欧洲数月之后,如今极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全球金融危机。

现年67岁的特里谢是一位温文尔雅的法国绅士,他40年职业生涯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致力于建立欧洲统一货币,他也因此赢得了“欧元先生”的雅号。今年春天,他经受了多次的煎熬,而此刻很可能就是最最揪心的一刻。眼下这股恐慌也许会让他毕生的心血付诸东流。

本文是在对欧洲各国几十位官员的采访基础上写就的,描写了特里谢和其他欧洲领导人如何在仓促间达成一项脆弱的协议,以挽欧元区大厦于将倾──这个权宜之计到现在依然显得那么地捉襟见肘。

特里谢出生于二战期间,他们那一代人对于欧洲战后所取得的成就都深以为豪。在他法兰克福办公室的 上挂着一幅17世纪欧洲的彩色地图,每有客人到访,他都喜欢一边指着这幅地图,一边说明昔日四分五裂的欧洲大陆如今取得了多大的进步。

不过他也敏锐地意识到了货币联盟的缺陷:尽管有了统一的货币和央行,各国的经济政策却是南辕北辙。欧元区缺乏一个中央权力机构来限制各国政府花钱大手大脚以致入不敷出的行为。

如今,这种大手大脚的行为危及到了欧元的前程,欧元先生被迫出来收拾烂摊子了。

多年来,各国政府对特里谢关于过度借贷危险性的警告置若罔闻,今春,债券投资者抛售希腊国债,其他欧元国家也面临金融风暴的威胁,想及此,特里谢更是备感沮丧。

酒庄之夜,特里谢面临着两个缺乏吸引力的选择。其一,欧洲央行以其欧元发行者的身份,买下那些个人投资者避之唯恐不及的债券,此举可以支持那些濒临困境的政府,同时安抚其他一些国家的情绪,尤其是一直叫嚣着要求欧洲央行带头救市的法国。但是,此举也可能会击碎欧洲央行得来不易的不屈从政治压力机构的诚信形像──这一形像对于欧元而言至关重要。

第二个选择:不作为,保持自己的原则,其结局也许就是眼睁睁看着货币联盟分崩离析。

接下来那三天,特里谢试图找到一条解围之道,努力推动欧洲各国领导摒弃歧见、采取行动。他的努力触及了欧元区在政治上最大的一个缺陷:没有管事的人。

欧洲央行大佬齐集里斯本之时,欧元区已经陷于风雨飘摇之中。之前两周,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George Papandreou)在边远的地中海小岛卡斯特劳利松岛(Kastelorizo)上,通过国家电视台,公开向欧洲各国寻求援助。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欧洲各国领导人和国际货币基金会(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同意将原定的450亿欧元贷款额度增至1100亿欧元,分三年借给希腊。

但是即便是如此慷慨的数字也无法及时制止金融市场的崩溃。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在地中海地区蔓延,影响到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银行债券及政府国债。对于政府违约的恐慌将希腊国债收益率推至超过10%,在这种毁灭性的收益率之下,雅典政府要修复其财政几乎是没有可能的。

特里谢不愿牵扯其中。当天早些时候,在欧洲央行每月决策例会之后,有记者问起央行是否会介入此事、购买希腊国债,他的回答有些生硬:我们没有讨论这个问题。

当时人们并不知道:那天晚餐之后他们就讨论了。

外界,市场急剧震荡,在酒庄铺着瓷砖的酒窖里,特里谢召集了欧洲央行理事会秘密会议。在成排的波尔多混合红酒的包围之下,他们讨论了是否需要购买希腊国债,争论了大约45分钟。银行家们分成了两派。德国理事们认为购买希腊国债无异于印钱,他们认为此举必定招致通胀。这个策略极具争议性,因此被欧洲央行观察家们戏称为“核选择”。

尽管德国人持保守意见,酒窖会议的绝大多数与会者都赞同采取措施。不过为了保留央行的独立形像,他们一直等到欧元区各国政府各自采取了强硬措施之后,才做出了一个正式的决议。

欧洲央行官员原本指望,让特里谢公开表示拒绝做出这个“核选择”,借此刺激各国政府采取措施。但当时道指急跌,第二天的市场信号显示欧洲股市将急转直下,央行官员们又开始担心特里谢的公开表态可能招致了公众的恐慌。(他们当时尚不清楚招致恐慌的部分原因是纽约证交所的技术故障。)

央行理事会决定谨慎行事,因此他们在酒窖会议之后没有发表公开声明。

第二天,周五,按计划,欧元区国家领导人将齐集布鲁塞尔开一个简短的会议,商讨对希腊的援助计划。会议还没开始,情势已经急转直下:欧洲银行之间的借贷在冻结;投资者已经开始抛售实力较弱的欧元国家的国债。

法国总统萨科奇(Nicolas Sarkozy)早早抵达布鲁塞尔峰会,同其他欧元区国家领导逐一会晤,敦促他们赞同他的计划:危机已经蔓延至希腊以外的国家,各国领导人应该于当天宣布建立一个金额庞大的救助基金,这个金额要足以阻止任何一个欧元区国家陷于违约的境地。

萨科奇的计划细节并不充分。不过,他的强势推销──加上那一大堆的随行摄影师和摄像人员──把他的多数同行都给震住了。然后他一阵风一般冲进一间会议室,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正在这里等他。萨科奇逼着她做出决定,并宣称:这是真理现身的时刻。

默克尔同意必须采取行动,但她清楚一旦接受提议,回到国内她势必面临一场苦战,要说服民众同意拿出更多的纳税人的钱去帮助苦苦挣扎的欧元区成员国。她要萨科奇拿出援助计划的细节。听到对方模棱两可的回答之后,她拒绝支持萨科奇的计划。

特里谢也出席了布鲁塞尔峰会,他带来了一个警告:危机马上就要波及下一个受害者──葡萄牙,各国政府必须采取行动,刻不容缓。他给各国领导人传阅了一张令他们大惊失色的图表,上头显示了葡萄牙的国债正在步希腊国债之后尘。

特里谢以其惯常的泰然自若风格提出了这个呼吁,结果跟他那位喜怒无常的同胞萨科奇爆发了争吵。法国总统不断给欧洲央行行长施压,要他对债权市场采取强有力的干预。特里谢不愿意摊牌,答复说欧洲央行不会听命于人。

据当时在场的人回忆,两人争论时,一贯温文尔雅的特里谢也跟萨科奇一样提高了嗓门。默克尔针锋相对地告诉萨科奇,德国支持欧洲央行的独立性,特里谢这才平静了下来。

面对法德领导人之间的又一次僵局,欧盟主席范隆普(Herman Van Rompuy)于当天深夜居间得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各国领导人将宣布成立一个更大范围的欧洲“稳定基金”,具体方案由各国财政部长于周末予以落实。周日晚间将发表一份旨在促使周一开市后市场便能回稳的全体公告。

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5月7日,萨科奇告诉默克尔:“这是真理现身的时刻”。
第二天下午,默克尔和萨科奇举行了电话会晤。萨科奇以为德国会拖延,默克尔却提出一个令他震惊的提议:成立5000亿欧元的欧元区救助基金。默克尔认为,如果德国能够支持该基金,肯定就能说服市场。

不过默克尔表示,她很担心此举会鼓励某些政府继续大手笔花钱,还担心德国最高法院会让这个计划胎死腹中。因此她提出了苛刻的条件:救援放贷必须得到欧元区所有政府的一致同意;国际货币基金也必须介入;该基金是临时性的;不可以发售欧洲集团性债券。

萨科奇和欧洲委员会则另有打算。第二天,也就是5月9日,周日,下午2点45分,27名委员签署了一份协议草案。要点如下:救援放贷必须得到多数欧元区政府的同意;全部资金由欧洲委员会通过发售欧盟集团性债券募集;援助基金将会无限期存在。国际货币基金的角色未有说明。

默克尔在柏林办公室翻看了草案,上头都是法国人手书的意见,她不由大为光火。德国必须在今夜之前修正大部分的内容。

他们一开始却是出师不利。

德国财政部长朔伊布勒(Minister Wolfgang Schauble)在20年前遇刺后一直依靠轮椅出行,今年春天他又备受各种并发症的困扰。到达布鲁塞尔之后,他又产生了严重的药物过敏,被救护车紧急送往附近的医院。

下午3点45分,朔伊布勒的副手阿斯姆森(Jorg Asmussen)──一位没有得到签署5000亿欧元协议授权的德国公务员──告诉其他财长,朔伊布勒还没有回来。
据一位与会者回忆,财长们“惊恐万状”,他们都很清楚,没有了财大气粗的德国,会议势必无果而终。以沉着冷静著称的现年54岁的法国财长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也变得忧心忡忡,担心欧洲要滑向毁灭的深渊。

拉加德的一位随从人员表示,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祸不单行啊。

Agence France-Presse
5月9日,对拉加德与阿斯姆森来说是 险的一天。
在柏林,默克尔转而求助于她认为最强势的一位内阁成员──曾任总理幕僚长的内政部长德梅齐埃(Thomas de Maiziere),让他前往布鲁塞尔坚决贯彻德国的立场。唯一的问题在于:德梅齐埃去德国的偏远乡间徒步旅游了。一辆紧急军用车负责将他送到布鲁塞尔。

在等待德梅齐埃的过程中,欧洲委员会一名资深官员跟德国代表团展开辩论,他试图说服阿斯姆森同意由欧盟委员会来管理稳定基金。他说,你们为什么不让我们来处理呢?

阿斯姆森的回答是:因为我们不相信你们。

晚上8点30分,德梅齐埃抵达布鲁塞尔。要想在亚洲股市开市前达成协议,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了。他坚决贯彻德国的强硬路线,除了推翻欧洲委员会草案的全部要点之外,还要求:其他国家必须同意强化欧元区的金融制度;极可能成为下一个希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必须采取新的紧缩措施。

会议主席、西班牙女财长萨尔加多(Elena Salgado)表示反对,她说:本次会议不针对任何个别国家进行讨论。

在几位北欧财长对西班牙加压的过程中,德梅齐埃又让会议接受了德国的数条要求。

不过自早期的秘密筹划阶段便一直存在的僵局依然没能打破:援助资金是由欧盟机构统一发放呢,还是以政府双边贷款的形式发放?

德梅齐埃表示,任何通过欧盟债券募集资金的协议都会被德国高院宣布无效。

其他国家反对双边贷款。背负巨额公债的意大利表示,想从债券市场上借到足够多的资金对意大利来说极其艰难。小国马耳他表示,马其他摊到的出资份额对于拯救欧洲来说是杯水车薪,对于马其他本国经济来说却是毁灭性的打击。

会谈持续到深夜,财长们个个饥肠辘辘。欧盟的餐饮部到了周日就人去楼空,财长们只好分吃了给记者准备的硬邦邦的裹着玻璃纸的三明治。他们每人还分到了一个小玻璃杯,里头装着比杯底稍多点的啤酒,好用来提神。

财长们围坐在一张椭圆形会议桌边,助手们坐在他们后头成排摆放的办公桌旁。译员们也在随时待命,不过财长们都用英语交谈,以加快会议的进度。他们手中的黑莓和手机相继耗尽了电力。卢森堡首相容克(Jean-Claude Juncker)一支接一支地抽烟,欧盟大楼的禁烟令早已被他置诸脑后了。

11点50分,再过十分钟悉尼股市就要开市了。拉加德表示,会议应该延长至凌晨两点,以赶在东京股市开市前结束。她说,不是我对澳大利亚人有偏见,不过他们的确没那么重要。

一位荷兰官员在针锋相对的法国人和德国人之间充当起了居间调停的角色,最终财长们终于达成了妥协。援助基金的首批600亿欧元款项出自欧洲委员会的贷款,不过其余的大部分款项将来自一家特设的实体公司──要在卢森堡注册一家财务公司,三年后即行关闭。该公司出面借钱给遭受危机的政府,并通过发售债券来募集资金,这些债券分成多份,由欧元区各国政府负责担保偿还。

这一方案让意大利和其他国家无需自行募集资金,不过同时也赋予了欧盟机构以成员国名义借贷的权利,这是柏林方面做出的一个让步。

离东京股市开市还有几分钟的时间,与会各方都同意了一个新的草案协议。拉加德说了句:哈利路亚!

这种欢乐没能持续多久。此项协议允许欧洲央行提前向媒体宣告其债券购买计划,欧盟的援助措施也帮助平息了此次市场恐慌。但是,四个月之后,导致希腊危机的根源依然还在: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机构来协调各国的税收-开销政策。

过去这一个月,金融市场的关注点转向了爱尔兰和葡萄牙。人们对于处在崩溃边缘的欧洲国家银行的偿付能力依然心存疑惑。这些银行只能依赖于特里谢的慷慨解囊,具体方式就是危机爆发之初欧洲央行提出的临时借贷。

尽管特里谢保证,购买国债计划只是一个权宜之计,但如今,这个计划不光还在继续实施之中,而且最近几周数额还在持续增长──看不到什么时候是个头。

Marcus Walker/ Charles Forelle / Brian Blackstone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2009年9月3日星期四

中国要耍赖了

国资委强硬表态 欲单方面中止央企衍生品合同

  和讯消息 据媒体报道 对于央企和外资投行签订的大宗商品挂钩产品,国务院国资委将“保留不付款的权利”。记者昨天获悉,国务院国资委日前给6家大型外资银行和投行发出了相关法 律函件,函件称国资委下属部分央企,将对此前与外资投行签订的大宗商品挂钩产品,保留不付款的权利。这意味着央企有可能单方面中止这些带来浮亏的相关衍生 品合同。

  据介绍,在去年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后,大宗商品价格暴跌,而此类以套期保值为名签订的衍生品投资合同,也将会给部分央企造成浮亏。

  据悉,外资行与央企签订的此类场外衍生品套保合同,一般通过香港业务部门,仲裁地点一般为香港或新加坡。如果双方发生纠纷诉诸法庭,从法律角度来看,外资行未必处于劣势,但是一些外资行会选择让步,而通过借助境外、场外市场对冲,来降低或者避免损失。

2009年8月24日星期一

《改革历程》赵紫阳回忆录 (国家囚徒) 相关资料

《改革历程》简体中文Google DOC 版
本:https://docs.google.com/View?id=dct5hfp_1hh7bfchs
《改革历程》,简体中文,纯文字,PDF文档,下载速度快,1.18MB
纯文字版的《改革历程》,PDF文档,有章节目录,仅1.5MB
赵紫阳回忆录-国家囚徒-改革历程-简体中文版.txt
改革历程的简体文字版(txt, 压缩),230KB

来源:童言无忌

Q: 下载地址?
A:
见 [19]。另附加下载地址[1][18]:
http://www.megaupload.com/?d=ZW6WGWX6
http://www.badongo.com/file/15222021
http://sharenload.com/4vpodypsmj94
http://www.damipan.com/file/1byfUpw.html
http://artvine3.org/sds/sds.pdf
《改革历程.PDF》 (提取码 eba99c93) http://ping.fm/4YhbO
推荐这个压缩优化版[20]:
缩减到 55.4 MB 经过 Acrobat 8.0 优化压缩,经对比,和原版没有差别,而文件
尺寸大幅下降。
进行了繁体中文 OCR,可以全文检索。但是识别的文字不够准确,因为扫描精度不
够高,没有达到 300DPI。

赵紫阳回忆录-国家囚徒-改革历程-中文版.pdf
ed2k://|file|%E8%B5%B5%E7%B4%AB%E9%98%B3%E5%9B%9E%E5%BF%86%E5%BD%95-%E5%9B%BD%E5%AE%B6%E5%9B%9A%E5%BE%92-%E6%94%B9%E9%9D%A9%E5%8E%86%E7%A8%8B-%E4%B8%AD%E6%96%87%E7%89%88.pdf|58105380|74F690F12402CD3D81A08E10EE83A275|/|sources,lihlii.homeip.net:4701|/
《改革历程》压缩版 (45MB) (添加目录书签,方便传播阅读 [18][22]
http://tinyurl.com/pzoves
http://www.adrive.com/public/7e6f77f596d80dd0794144cc603ae58603b1d8f4...
另一个尺寸小的图片版 [21]
http://share.ovi.com/media/mdmailbo-60.999/mdmailbo-60.10365 Q: 估计是扫
描的图片,哪位仁兄有时间整成文字的。文件小的话便于传播。请已经下载到的朋
友能处理成txt的文件。
A: 已经有朋友在做。希望愿意贡献力量的人加入文字校对工作。请参看:[2][23]
《改革历程》简体文本 第一部分

- http://tinyurl.com/o3vb6y
- https://docs.google.com/View?id=dct5hfp_1hh7bfchs
Q: 墙了,电骡上没找到录音的,不知有没有录音版的呀!能不能把录音发到我邮
箱?
A:
录音的下载地址:

趙紫陽《改革的歷程》回憶錄聲帶 (字幕版) [15]:

http://www.damipan.com/file/1jBWAs7.html
源地址:http://linkbun.ch/awmv

赵紫阳7段录音.rar 赵紫阳先生带配乐录音.mp3 [16]

录音和文本下载 [17]:
录音和文本下载:http://www.damipan.com/file/1CLzs4q.html
ed2k://|file|pw-zzy.7z|19024313|15AA57A93F476F1E154F59B99348DA60|h=ZYZD2JJ57WNV53MO7UDYQZIAIKHHFLUS|/
解压密码: zzy

http://cdn.washingtonpost.com/media/podcast/music/Clip01.mp3
http://cdn.washingtonpost.com/media/podcast/music/Clip02.mp3
http://cdn.washingtonpost.com/media/podcast/music/Clip03.mp3
http://cdn.washingtonpost.com/media/podcast/music/Clip04.mp3
http://cdn.washingtonpost.com/media/podcast/music/Clip05.mp3
http://cdn.washingtonpost.com/media/podcast/music/Clip06.mp3
http://cdn.washingtonpost.com/media/podcast/music/Clip07.mp3
大米盘下载:赵紫阳《改革历程》原版录音.zip(支持电驴、迅雷、旋风下载)
http://www.damipan.com/file/1bxqOVT.html [18]

163.com 等国内邮箱服务会过滤内容,最好采用 https://mail.google.com
箱。

Q: 录音只有这么多吗?有没有全集的??
A: 目前公布的录音只有这么多。据出版者鲍朴的父亲鲍彤(曾任赵紫阳的秘
书)说[17],因为考虑到保护谈话人的原因,肯定不会出全集。
记者:这本书出版以后,录音带的声音内容是否也会全部公开?

鲍彤:不可能,因为有一部分录音带是几个人的交谈,有人问紫阳回答,用这种方
式处理的,为了保护录音带里出现的人免受株连。“株连”本来不是合法的名词,
但是在中国它是潜规则,它是一种不成文法,六十年来株连罪及无辜这是一个中国
政治的现实。所以为了这个问题,录音带无法公布。
参考:

- 《改革历程》Emule下载 ebook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t/d5a1302356dd8917
- 《赵紫阳:改革历程》扫描版下载 简体文本校对修订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msg/a0e5c8396765eed2

- 《改革历程》Emule(电骡)下载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t/b128d18a3f27f712

- 赵紫阳软禁期间秘密口述录音回忆录出版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t/599ec29288d48bd
- 赵紫阳回忆录中文版出版前王雁南鲍朴明确表态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t/8160a7dcb657a5e1
- 梁珍: 赵紫阳出书 斗智斗勇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t/7ae6354a24f9c44a
- 为赵紫阳录音的前官员 前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萧洪达 前《光明日报》总编辑姚
锡华 前国务院秘书长杜星垣 前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杜导正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t/ccaba7d21eda7c7

- 香港中通社回复赵紫阳回忆录贬低邓小平彰显赵紫阳头脑膨胀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t/f930931491715626
- 明报: 杜导正斥赵紫阳英文版回忆录扭曲原意 今年国家遇到很大困难,「不出
版为好」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t/94303a8e2e160f9e
- 前中国新闻署署长 杜导正:六四前紫阳开家庭会议准备坐牢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t/dcfc5ed7a0089f6c
- 杜导正披露赵紫阳录音会议录诞生过程 赵紫阳“痛定思痛,改弦更张”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t/60f1b506a07259ac
- 麦克法夸尔:邓是教父,赵才是真正的改革设计师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t/76db9b681bc1672d

- 施英:一周新闻聚焦:赵紫阳录音回忆录揭开了六四悲剧内幕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t/d30224bc773ecf34

- 吴庸:赵紫阳的政改目标——议会民主制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t/b4f5e8782205b81e
- 趙紫陽《改革的歷程》回憶錄聲帶 (字幕版)

-
http://www.youmaker.com/video/sv?id=fa2cc7680f88427190e8187065f2dc49001
-
http://www.youmaker.com/video/sv?id=bd952d3089d14744b2f681dbdf44b184001

-
http://www.youmaker.com/video/sv?id=a8d5021e95a544e1b7e1f3779c3e793f001
-
http://www.youmaker.com/video/sv?id=e87313c60f53457e8ceeefb0d9cd8498001
-
http://www.youmaker.com/video/sv?id=bf231106e65b4452bc1fb237d4063292001

-
http://www.youmaker.com/video/sv?id=706d408c6b56406c98fa35c5af3d8545001

-
http://www.youmaker.com/video/sv?id=b82d742719e7449497d00484ebac3e49001

- 赵紫阳7段录音.rar 赵紫阳先生带配乐录音.mp3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msg/77ef015378281e54
- 赵紫阳录音结集出书 专访策划者鲍彤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msg/10f5faa5347a353d

- 赵紫阳《改革历程》全书PDF及原版录音下载
http://hen.huang.hen.bao.li/archives/161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twitter_in_chinese/msg/3e7114455faf8cf1

- 赵紫阳《改革历程》下载 http://bit.ly/zydown
- 压缩 OCR 版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ihlii/msg/a09c8487a9e388fe
- 汉卿·毅庵: 欢迎大家下载趙紫陽的新书
http://www.bullogger.com/blogs/hanqingyian/archives/298365.aspx 趙紫
陽: 改革歷程 (新世紀出版社 2009)
http://share.ovi.com/media/mdmailbo-60.999/mdmailbo-60.10365 好書下載
http://sites.google.com/site/myboooksindex/4-M-C-H-Commie-Biography
- wenyunchao: RT@zhuanwan: 《改革历程》压缩版 (45MB) (添加目录书签,方便
传播阅读) http://tinyurl.com/pzoves 请锐推。
http://twitter.com/wenyunchao/statuses/2040824549
- easthero: RT @ZZYGGLC: 《改革历程》简体版
http://tinyurl.com/o3vb6y //这是第一部分
http://twitter.com/easthero/statuses/2037761257

--
Posted By GFW Blog to GFW Blog at 6/07/2009 07:16:00 PM

2009年8月10日星期一

《时代周报》记者彭晓芸的反驳人民网记者文章

keso's view
人民网的文章原本就不是为了探寻真相,其目的只是封杀不和谐因素,保护权贵。那篇调查被要求放到所有门户网站的重要位置,也是为了扩大其影响。只不过他们做得很拙劣,反而让更多的人产生了探寻真相的要求。《时代周报》记者彭晓芸的反驳人民网记者文章:
文中所提“亿万富翁91%是高干子弟”出处源自新华网2006年10月20日转载同日《上海证券报》A20版的文章《盛世危言:一组组令人心惊的数字背后》,作者为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赵晓。该文提到:国务院研究室、中央党校研究室、中宣部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的最新一份关于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报告,较详细地记录了社会不同阶层的经济收入:截至今年3月底,内地私人拥有财产(不包括在境外、外国的财产)超过5000万以上的有27310人,超过1亿元以上的有3220人。超过1亿元以上者,有2932人是高干子女,他们拥有资产20450余亿元。而考证其资产来源,主要是依靠家庭背景的权力下的非法所得和合法下的非法所得。(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6-10/20/content_5227379.htm)(注,请用快照看)(该文副本

2008年10月19日星期日

美國的金融危機[转]


看完了 ant的「經濟危機」系列文章,YST 感覺有話要說。看了 asx的「杞人憂天」,YST 終於覺得不能不說點什麼,我的看法介於二者之間。

YST 率性而言,言無不盡。這是關係每一個人荷包的大事,歡迎讀者批評和補充。

(一)2008年金融危機的本質

YST 多次聲明自己並非經濟專家,但是經濟的學問再怎麼大,經濟的基本觀念是非常簡單的,任何高深的經濟學都要回到簡單的基本面來面對考驗。所以任何有點算術頭腦的人都可以做出自己對經濟的評估,其結果經常不亞於某些經濟專家,甚至優於很多職業經濟專家。

現在說美元有問題已是老生常談,屬於沒有意義的後知後覺。YST 最早談論美元發行過量是在2005年07月21日,當時至少遭受兩個台灣職業經濟學家的攻擊和嘲笑。今天如果不是各國的中央銀行在美國的懇求下善意地握住手中大量的美元,美元早就崩潰了。

經濟學家的話是不能迷信的,經濟的判斷最好倚靠個人的經驗與基本常識,不能對專家盲從。這是因為經濟是一門非常軟的科學,跟心理學差不多。經濟的數學模型(mathematical models)是學術象牙塔裏的玩物,全是建築在不存在的假設上,所以這些模型不可能準確。經濟的數學模型經常誤導專家,誤己又害人。基本上,經濟屬於各說各話的一門學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看到兩個經濟專家對同一個經濟問題發表南轅北轍的談話。

美國今天的經濟品質遠比1997年發生金融危機的亞洲國家惡劣,當年亞洲國家只不過外匯準備不足而已,基本經濟的條件(在不受到強大外力干擾下)是穩定的,外貿和政府預算也是平衡的,但是即使這樣就被美國的投資銀行發動金融攻擊,落得悲慘下場。而美國的經濟品質基本面很差,有大量的雙赤字而且不尋求解決,美國以債養債,用強大的軍力壓住陣腳,維持美元表面的穩定,但是內容是虛空的。

YST 今天以最簡單的常識來看這個問題,評論直截了當。

首先,讓我們來界定這次金融危機的範圍。這次的金融危機是由美國引發然後擴張到全球,但是全球各地受到影響的程度不同。除了像冰島這種小國面臨國家破產,其他國家都沒有嚴重到崩潰的程度。全世界的金融都受到傷害,但都是可以恢復的,除了禍害的原凶 — 美國。

理論上,我認為美國政府已經破產,因為她已經沒有償付欠債的能力;
實際上,由於美國的欠債都是以美元計算,所以美國可以印鈔票還債,這是美國不破產的唯一方法。

造成這次世界金融危機的原因有三個:一是人性的貪婪;二是政府的無能;三是學術界的推波助瀾。
第一個原因最無奈,貪婪是人類的天性,無法根除,只能誠實面對;
第二個原因最不可原諒,因為這個金融危機完全是政府可以防止的;
第三個原因最可惡,因為士大夫的無恥是為國恥。

下面我們就從這三個原因分別作進一步的討論。

(二)人性的貪婪

幾千年來人類所爭的就是財富的分配,人性的貪婪在商業上表現得最直接、最明顯、也最徹底。人類自從有文字記載以來就有財富的爭奪,有文爭,有武奪。武奪就是通過戰爭,文爭就是通過制度。不論是哪一種,貪婪是所有爭奪的動力。

1. 美國商界吸引全國最優秀的人才

一個學理工的朋友曾經對我說,70年代他在某長春藤大學攻讀博士的時候班上有個猶太人成為他的朋友。有一次他們聊天,這位猶太同學說:「我們猶太人,第一流的人才去讀商,第二流的人才去讀醫或法,我是第三流的人來讀理工」。

呵呵呵!這就是老美過去30年的現象。這也難怪,人都是往錢多的地方鑽,非常自然。人的基本心態是好逸惡勞的,總是尋求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高的酬勞。

就事論事,商業不但是錢最多的地方,商學院也是比較容易讀的科系。譬如商學界有一個非常有名的研究刊物叫「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YST 曾經在圖書館翻閱過這個雜誌。YST 不過是一個普通學理工的人,那個研究刊物上的文章隨便找一篇一看就懂,而且可以明確看出文章內容的貧乏。這個雜誌大部分的文章屬於垃圾,沒有什麼價值。

理工方面的研究雜誌也有垃圾文章,但是比例上要少很多,尤其在難易的程度上,如果你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多半連第一頁都看不懂。

為什麼商業的研究刊物與理工方面的研究刊物難易的程度差這麼多、知識水平的高低也差這麼多呢?
答案很簡單:第一,理工方面的研究需要高度累積性的知識,而商業研究累積性的知識很少。第二,理工方面的研究需要嚴密的科學論証,而商業研究的論証非常鬆散,甚至沒有,流於自說自話。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工學院院長就曾經說過:你只要比較一下工學院的課程與商學院的課程,你很容易就發覺二者之間難易的差別簡直不可以道里計。

想想看,一個容易唸、出來賺錢又特別多的科系,當然特別吸引年輕人,而且是最聰明的年輕人。

2. 貪婪被合理化

我們看到,商業學理缺乏嚴謹的課程(一大堆沒有理論基礎的 case study),商業研究沒有堅實(solid)的發展空間,商業運作也沒有客觀的評論標準。所以商場上的經理們所走的方向就是追求短期的最大利潤與玩弄遊戲規則,最厲害的、也是最糟糕的,就是改變政府的法律取得更大的遊戲空間。

美國最聰明的年輕人進了商學院,唯一的目的就是賺大錢,驅使他們的唯一動力就是貪婪。大家都知道1986年一個大企業的執行長(CEO),Ivan Boesky,在加州大學一個商學院的畢業典禮時說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話:“Greed is alright!”成為商業界的經典名言。貪婪被合理化了。

想想看,一群美國最聰明的人主持美國龐大的金融機構,設計種種花樣玩金融遊戲,在貪婪的驅使下無止境的追求短期利潤與個人利益,這個國家一定會出問題的。

現在讓我們把討論的範圍從廣泛的商業限制在金融業。

(三)金融業的貪婪運作

1. 金融工程與衍生商品

大家必須明瞭金融業是一個純粹的服務業,金融業的錢最多,但是這些錢都是別人創造的。在講求利潤的商業界裏,金融界的利潤是最虛空、含金量最低、最不應該獲得的(the least deserved)。
所謂“錢生錢”是一個騙人的假象,金融業只能轉移財富而不能製造財富,這一點我們必須認清。
所有華爾街的人,他們從事的工作都是把錢從一個地方轉到另外一個地方,然後在過程中套取豐厚的利潤。
金融業不比製造業,是一個零和遊戲。錢就這麼多,大家在同一個口袋裏搶錢。就像一塊大餅大家搶食,聰明的銀行想出花樣多吃了一塊,別的銀行就只能少吃一塊。

YST 不同意 ant的論點就是她說:「衍生商品是必需品」;YST 也反對 ant的論述中所說的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為什麼?因為經過金融工程製造出來的衍生產品沒有增加價值(no added value)。這些衍生商品都是金融業為創造利潤所發明的撈錢工具,它們對社會不但沒有貢獻,反而成為社會的負擔和禍害。

2. 金融業的「信用違約保險」(Credit Default Swap,簡稱 CDS)

金融業的衍生商品純粹是一個套利的工具,對社會只有害處沒有好處。這次全世界的金融風暴就是由一種金融衍生產品叫「信用違約保險」引發的。今天我們就用「信用違約保險」來作例子。

最原始的貸款買房子是非常好的金融制度:
1.要求貸款者付20%的頭款,表示貸款者的責任心;
2.要求貸款的總數不能超過貸款者的年收入的四倍,也就是說年收入10萬元的家庭,銀行頂多借給你40萬元買房子。
這是最基本的金融產品,這個產品使很多原來買不起房子的年輕夫妻可以擁有一棟自己的房子,實現了他們的「美國夢」。更重要的是,這個產品活絡了經濟,因為小夫妻買了房子就要買家具、買電器、買裝潢...買一大堆東西。

這個基本金融產品是好的。為什麼好?因為銀行與貸款者的責任與風險都非常清楚,而且非常容易計算。貸款者知道如果付不出每個月的貸款就有可能失去房產和20%的頭款;銀行知道如果呆帳達到一定程度就會被政府關閉,取消營業資格。在責任與風險的平衡下,社會活動平穩運轉。

但是金融界搞了一個新花樣把銀行貸款的風險賣給保險公司,這就是「信用違約保險(Credit Default Swap,簡稱 CDS)」,銀行交付一定的保險費把違約的損失由保險公司來賠償。於是銀行賺錢是穩的,風險全由保險公司來承擔。你想想,天下有這等好事嗎?
美國有一句話:If it looks too good to be true, then it is not true.

保險公司非常精明,在購買了很多銀行的大批房屋貸款後把這個產品包裝一下,用一個新面目賣給另外一個金融機構獲取立即的利潤。這個金融機構又重新包裝再賣給下一個金融機構。新包裝一個比一個複雜,這樣子最原始的貸款風險就不斷地轉手。

接著,銀行因為沒有風險,膽子就越來越大了,20%的頭款取消了,甚至貸款者的收入也不審查了,變成人人都可以買房子,房地產的市場當然變得非常活絡,房價也不斷地節節升高。房價快速地升高更加刺激房地產市場,因為在不要頭款的情形下一個家庭就可能買了好多棟房子做為投資。

保險公司也不是傻瓜,高薪養了一批精算師來計算風險,風險高的貸款保費也提高,算出結果仍有利潤,所以「信用違約保險」照樣買進又賣出。

就這樣雪球當然越滾越大,這一定出問題的。經過重新包裝後的風險計算已經變得非常複雜,說老實話,我不認為那些精算師能算得清楚,但是這些金融衍生產品經過包裝後欺騙普通投資人是沒有問題的,尤其是騙外國的投資者。

3. 「信用違約保險」是一個騙局

金融業是由美國最聰明的這批人來玩花樣,所謂花樣就是不斷包裝新的金融衍生商品來圈錢。但是這些人再聰明,明眼人立刻就看出這是一種欺騙,你不需要算術很好就知道這個金融衍生商品一定會垮掉。為什麼?因為它違反了經濟最基本的原則。

從理論上,「信用違約保險」能夠持續運轉是基於一個假設:房價會不斷地上漲。
這個假設是不可能成立的。當房價飆升的速度超過人民收入增長的速度,那麼經濟的繁榮是虛假的,房地產的欣欣向榮是銀行界不負責任的貸款所造成的假象,這個假象在某一天一定會崩潰。
從實際經驗上,美國房地產的起落一向是周期性的,一個周期大約是七年。
所以不論是根據理論基礎還是實際經驗,房價崩潰帶動金融崩潰是遲早的事,YST 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因為我沒有資料。

當每個月繳不出貸款的人越來越多,保險公司就會倒閉。保險公司一倒閉就不能兌現給銀行提供的保險,銀行也要倒閉。附帶的,那些購買 CDS証券的外國投資公司也要吃下所有的損失,因為那些貸款証券根本不值錢了。當美林証券(Merrill Lynch)眼看這個由CDS建構出來的虛擬大廈即將傾倒時終於斷然出手,360億美元的債券只賣了6億。但是即是這樣也不能避免美林証券最後的破產倒閉,因為槓桿太高了,美林証券沒有足夠的資產來填補損失。

其實金融界的人不是傻瓜,他們都知道有問題,但是他們停不下來。其實也沒有人會在乎這個問題,因為他們都在追求短暫的利益,活在沒有明天的日子裏,他們只關心今年的分紅是多少。猶太人由於兩千年來都沒有自己的國家又遭受別人的歧視,形成了這個民族快速獲利、迅速移動資產的流動民族特性。這些倒閉的銀行和投資公司,它們的執行長每年分紅都在一千萬美元以上,在倒閉前他們早就把資產移到國外去了,把爛攤子留給政府和納稅人。

最無恥的就是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和美林証券最後一任的CEO,他們在離開以前都為自己交涉好了超過兩千兩百萬美元的離職金。他們真不愧是美國最聰明的人。
惡人居然有善報,這個世界還有公理嗎?

(四)美國政府的無能

幾十年來美國政府看到企業界的 CEO天文數字的薪水與福利不加以規範,導致美國企業的競爭力日漸退化,標準的例子就是通用汽車公司,但是這到底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

美國政府看到金融界的 CEO天文數字的薪水與福利不但不加以規範而且還放鬆相關法律讓他們放手幹,譬如美國國會在1999年取消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的界限,讓高風險的投資銀行和低風險的商業銀行合在一起經營,這後果就非常嚴重了。

投資銀行進入商業銀行的營運領域自然不會放過房屋貸款這塊大餅,投資銀行把手中的房屋貸款進行分類等級然後創造不同的金融衍生產品,叫做「房屋抵押債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簡稱 CDO)。投資銀行把 CDO銷售給廣大的投資者套取利潤,這一來受到牽連的金融機構範圍就很大了,遍佈國內外。這些都拜金融衍生產品之賜。我不相信投資者也好、投資銀行本身也好能算得清這些金融衍生產品真正的風險,不可能的。大家只看到兩件事情,房價在不斷地攀升,所有的人都在賺錢。

商業銀行的存款有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10萬元的保額,投資銀行美國政府是不擔保的。但是投資銀行進入CDS與CDO的買賣,現在一旦倒閉受到打擊的範圍就非常大了。

這些最聰明的美國人創造了CDS與CDO這兩個衍生金融商品,但是這些衍生商品對社會沒有增加一點點價值(no added value),唯一的目的就是透過它們來圈錢。

YST 即使不研究經濟也知道房地產市場在國家經濟中佔非常關鍵的地位,沒有人敢在這上面開玩笑。為什麼?因為牽涉到的金錢數字太過龐大。房子是美國人民最大的一項資產,房地產不但個別的價值高而且數量非常大。美國是超級富裕的大國,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附近隨便一棟房子價值都超過兩百萬美元,美國房價上升和下跌所引起的經濟連鎖反應是不得了的,是以兆美元(trillion dollars)計算的,哪裏是任何保險公司或投資銀行賠得起的。這是用最簡單的算術就知道的常識。

美國通過法律讓投資銀行進入房地產市場進行炒作是完全不負責任的行為。

想想看,一群美國最聰明和最貪婪的人要求政府放鬆管制讓他們自由地玩金錢遊戲,美國國會議員禁不起投資銀行的遊說,通過了這項法律。美國政府這就犯下了極為嚴重的錯誤,讓龐大的流動資金炒作房地產,一定出問題的,應了中國的名言:「治大國如烹小鮮」。

當月入兩千的家庭成功向銀行借貸,買了40萬的房子,大家都相信明年這房子會漲到50萬。你想想,這能不出大事嗎?

(五)學術界的推波助瀾

美國政府對金融界放鬆管制固然是由於投資銀行的大力遊說與金錢攻勢,但是美國學術界對金融衍生產品的肯定是有絕對關係的。

在美國的學術界有一大批經濟學家研究金融衍生產品,其中至少有四個人拿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們是:
米勒(Merton H. Miller ),1990年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
馬可維茲(Harry M. Markowitz),1990年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
索拉斯(Myron S. Scholes),1997年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
莫頓(Robert C. Merton ),1997年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

前三個得獎者都是美國猶太人,莫頓是否是猶太人我不能確定。
米勒與馬可維茲得獎的理由是“在金融經濟學的理論上有開創性的貢獻”
(“for their pioneering work in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economics”)。
索拉斯與莫頓得獎的理由是“鑑定金融衍生產品價值的一個新方法 ”
(“for a new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derivatives”)。

就是這些人的烏龍學術促使金融衍生產品大行其道,直接導致這次美國的金融崩潰和全世界的金融災難。

美國學術界對莫頓的讚譽包括“在數學金融(mathematical finance)領域的終身成就獎”和“現代金融學理論的牛頓”。我們現在看到這些讚譽不覺得很諷刺嗎?
莫頓與牛頓唯一相似之處就是名字都有一個「頓」字。牛頓在力學上創立的定律如果和莫頓的數學金融一樣烏龍的話,今天有人敢坐飛機嗎?

經濟學術界不要臉的人和浪得虛名的人何其多。

(六)人民的覺醒

1. 人才導向的錯誤

一個健康的社會是要用最優秀的人才去創造財富,而不是用最優秀的人才去玩零和的圈錢遊戲。美國長久以來本末倒置,現在在科學與工程從事辛苦研究的大多數是移民。

2. 金融衍生產品沒有這個需要

金融衍生產品的風險很難評估,因為經濟學家的理論是虛浮的加上精算師的計算也不可靠。最重要的是金融衍生產品沒有這個需要。經濟學家在金融衍生產品上作文章,很大程度上屬於學術性質。保險精算師的計算也是鬼打架,因為他們計算的假設前提沒有充分的論証。

金融投資是一種行為科學(behavior science),屬於心理學的範圍,是非理性的,根本沒有定論。人的行為隨著時間、地點、民族性、教育程度、莫名其妙的情緒或刺激...等等而改變,不可能有適當的量化。金融衍生產品的數學模式一旦複雜化就失去實際意義,莫頓的“數學金融學”保証是鬼打架的玩意兒。任何或然率的計算都是不可靠的。

3. 不能過分信賴經濟學家

經濟不是科學。如果硬要把經濟劃分成科學的話,經濟也是一個非常軟的科學,只比心理學硬一點點。經濟學家的話只能參考,不能輕易相信或採納,要一點一點地實驗並且進行長期的觀察和修正。這就是「治大國如烹小鮮」。

4. 金融界充滿貪婪的騙子

我們用破產的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作例子。為什麼用它做例子?因為在這次金融風暴中它是美國四大投資銀行中最早破產的,而且美國政府不救它。美國列出了十大做錯事的人(“Ten Most Wanted Culprits”),雷曼兄弟最後一任的執行長富爾德(Richard S. Fuld, Jr.)名列第九。

富爾德從基層幹起,在雷曼兄弟這個投資銀行工作有39年的歷史。根據 Equilar(一家專門研究企業經理薪資的公司),富爾德從1993年到2007年薪資與紅利一共領取了接近五億美元,即使在瀕臨倒閉的2007年富爾德也從公司拿走了四千五百萬美元。這些年來,雷曼兄弟的高級經理每年的薪資與紅利都超過一千萬美元。

富爾德在國會作証時態度傲慢,他承認最後8年總共領取的薪資與紅利是3億5千萬美元,是很多錢,但是他並不承認自己有錯,錢也拿得心安理得,他認為雷曼兄弟的倒閉錯全在政府不出手援助。看到沒有?這就是美國最聰明的精英,華爾街的英雄。

富爾德只能在這次金融崩潰的罪人中排第9,大家可以想像這罪魁禍首是如何惡劣了,也可以看出華爾街已經病入膏肓。

有一部分失業的華爾街金融人士進入上海的金融界工作,我認為這不是中國的福氣。這些人基本上是垃圾,他們的 mentality就有問題,人格已經定型,他們不會為中國作出真正的貢獻但是很有可能為中國帶來災難。

(七)取消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獎在1968年增加了經濟學獎,這是一個笑話。諾貝爾獎從1901年開始頒獎就是遵照諾貝爾的遺囑,只頒給五個領域 — 物理、化學、醫學、文學、與和平。諾貝爾在遺囑上明言這個獎不得包括數學。

1968年為了慶祝瑞典中央銀行成立三百週年,瑞典中央銀行就設立了一個經濟學獎,這也無可厚非,沒有人會反對。但是為了提高這個經濟學獎的含金量,瑞典中央銀行硬生生地盜用了諾貝爾的名號,這就不對了。諾貝爾並沒有授權給後世人這麼做。

經濟學這門學術太軟,留給研究者胡亂下結論的空間太大。後果不單是學術上欺世盜名,而且實際上對社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一九七五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兩位美國人,甘先生和古先生(Kantorovich and Koopmans),因為他們創造了最佳投資的理論。他們得獎的論文是「最佳資產分配的理論」(theory of optimum allocation of resources)。兩位專家號稱根據他們的理論投資就無往不利。
甘先生和古先生領獎以後,有好事的記者問他們:「既然這個理論這麼厲害,你們有沒有想過用這筆獎金來証實這個偉大的理論呢?」
兩位經濟學家回答說:「我們正準備這麼做。」
猜猜看後來發生什麼事?
甘先生和古先生用他們發明的理論作投資,輸光了他們全部的諾貝爾獎金。這是對經濟學家最好的註解。

經濟學家的烏龍事件太多了,費德曼(Milton Friedman,1975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的自由經濟理論用在南美洲,搞垮了南美洲的經濟。我們還沒有學到教訓嗎?

1999年,美國國會被金融界的金錢遊說和鼓吹金融衍生商品的經濟學家誤導而改變法律。2008年,美國金融界的操盤手們撈走了大量金錢,把爛攤子留給美國政府和納稅人來收拾。這種經濟學和經濟學家值得鼓勵嗎?

經濟學家盜用了諾貝爾的名號就增加了他們說話的份量,一再對社會造成巨大的傷害,基本上違反了諾貝爾獎設立的宗旨,那就是諾貝爾獎要頒發給“那些為人類帶來最大利益的人士”。

諾貝爾經濟獎早就該取消了,經濟學家在自己的小圈子隨便彼此讚譽和取暖,我們都無所謂,隨便頒發什麼XX獎,我們也不在乎,但是不能盜用諾貝爾的名號。

再說一遍,莫頓與牛頓根本不在一個天平上。

(八)美國政府如何處理金融危機

為了挽救金融崩潰,美國要求外國的中央銀行拿出百分之十的外匯存底來買美國公債。笑話,憑什麼?
過去這些美國投資銀行在國外炒作匯率,製造了亞洲的金融危機,從亞洲國家撈走了大量的金錢。今天這些投資銀行惡貫滿盈、面臨倒閉,亞洲國家憑什麼要救他們?
美國金融界犯下的錯誤、美國金融人士的貪婪和美國人民過度的消費為什麼要全世界來分擔災難的後果?

美國七千億元的搶救金融計畫完全是治標不治本,七千億美元丟進這個黑洞一下子就不見了。美國的金融黑洞據估計超過60兆美元,這會把全世界都拖下水。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來自華爾街的高盛(Goldman Sacks),他提出的計畫根本是不負責任的,完全站在投資銀行的一方,而不是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場。

美國政府應該做的是:

1. 將聯邦儲蓄(Federal Reserve)收歸國有

目前的聯邦儲蓄是私有的,美國政府並沒有自己的中央銀行,也沒有發行鈔票的權力。美國應該趁此機會將聯邦儲蓄收歸國有,成為美國的中央銀行,加強美國的金融管理。

2. 立法限制銀行的運作

銀行要有足夠的準備金才能允許運作,這個準備金與銀行的營業額有一定比例的關係。政府立法限制銀行進行投機和高風險的金融活動。任何銀行一旦虧損接近它的準備金就取消它的營業資格。

金融人員的薪水要受到限制,尤其執行長和高級經理的薪資與福利需要有絕對的上限,譬如一年不得超過50萬美元。執行長的薪資要與低層員工有一定的比例,譬如執行長的薪資與福利不得超過中間值(median income)的10倍。

金融機構其實只需要做非常固定(routine)的工作,所以中等人才就可以了,不需要員工挖空心思想新花樣,也不需要付給他們特別高的薪資。金融工作本來就不是特別具有創造性的。金融工作即使有什麼創造,其困難度和社會價值也遠遠低於製造業。為什麼?因為金融業只能轉移財富,不能增加財富,對整個社會的貢獻和製造業不成比例。
轉移財富的人比創造財富的人收入高,這是不合理的。

3. 平衡預算、消除赤字、降低國債

YST 最看不起美國經濟學家的地方就是拋棄基本常識的胡說八道。美國經濟和金融問題的根本是雙赤字(貿易赤字與政府赤字)。如果雙赤字的問題不能解決,其他什麼都是空談。美國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平衡政府預算,這是最容易的,如果連這個都做不到,那麼其他一切都免談。

美國聯儲會的主席伯納克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博士,講了一大堆金融紓困計劃其實只有兩招:一招是發行國家債券,以債養債;另一招就是開動機器印鈔票。

說一句老實話,如果這樣就能夠做聯儲會的主席,那 YST也能做這個主席,坐領高薪。這個出身全世界評估第一名的 MIT經濟博士能夠被人看得起嗎?

4. 製造業與服務業

平衡貿易赤字要靠製造業,不能靠服務業。對任何國家而言製造業都是基礎,服務業是寄生在製造業上的。美國如今本末倒置,GDP 的70%是服務業,一流人才都流向服務業,這會出問題的。特別是金融業的收入太高,高到不成比例,2006年華爾街的金融業有35萬人,平均每個人分紅30萬美元,是美國人平均工資的7倍。請問,他們對美國的貢獻是其他行業人的7倍嗎?這樣的財富分配對製造業造成傷害,對整個國家的經濟也造成傷害。

小國家如新加坡可以把重點放在服務業,但是大國不可以。你想想,一個像美國這樣的大國,人民不想如何製造更好的汽車,卻只想賣汽車保險賺大錢,這個國家會有希望嗎?看看底特律那些被遺棄的一排排的房子、滿是塗鴉和沒有維修的社區,創造財富的製造業都萎縮了,金融業靠什麼來運轉?這個國家能不發生金融危機嗎?

任何大國或任何重要國家必須靠強大的製造業來創造財富,而不是靠服務業去圈錢。

(九)金融危機中國應該做什麼?

YST 對美國的未來不樂觀,我個人認為美國的好日子已經走到頭了。快則5年,最慢也不會超過10年,美國必須被迫作出改變,不可能維持目前的消費水平。但是我看不到任何美國政客有勇氣告訴美國人民必須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change the life style),因為政客這樣做會選不上。

美國人目前願意做的選擇就是三種:舉債度日、印鈔票、打仗。
上面的第三種選擇基本上就是 asx的論點,也是我把 asx這篇文章上升到重要的理由。

金融危機引發世界大戰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個世界有幅員遼闊的三個核大國,大戰的發展很難預測,大戰的後果很難評估。但是美國政府企圖透過戰爭來加強美元的地位則毫無疑問。YST 只需要舉出一件事實就可以証明這個論點。儘管美國有這麼大的財政赤字,美國的軍事預算每年不斷地增加,武器的研發從未停止。美國參議院在2007年10月01日以92票贊成、3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總額為6480億美元的2008年國防授權法案。這個數目超過全球軍事預算的一半,也破了美國的歷史紀錄。

讓我告訴你,美國這麼龐大的軍事預算絕不是為了防禦而是為了進攻。
美國沒有國防部(Defence Department),只有進攻部(Offence Department)。

YST 個人認為中國可行的方法有下列幾種:

1. 乖乖地購買美國公債

中國必須想清楚,現在購買美國公債幾乎等於把錢丟水。中國這麼做唯一的正確動機就是用這些錢為自己的和平發展購買時間,以應付美國未來的軍事敲詐。
想想看,韜光養晦總要付一點代價,兩千億美元若能買到10年發展的時間也不貴,這比當年「九一八事變」所付的代價小多了。

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沒有能力還錢。
更重要的是,美國既沒有還錢的欲望(desire)也沒有還錢的壓迫感(pressure),因為她有強大的武力。

說穿了,我美國就不還錢,你能怎樣?

對比還錢,美國有更大的欲望尋找任何機會或藉口賴掉這筆帳。這是國際現實,呵呵呵!

2. 要求美國賣出黃金

美國比任何國家有更多的黃金儲備。2008年06月,美國的黃金儲備是8311噸。
一噸黃金目前的市價大約值三千萬到三千五百萬美元。

中國有本事就要求美國搭配部分黃金來舉債,譬如中國每買10億美元公債要求美國搭配一噸黃金,也就是說大約 3-3.5%的借債由黃金預付來証明美國的 good faith。一手交錢,一手交黃金加債券。這是最有效的方法要美國為她的舉債負起責任。

3. 買美國的資源

中國不要買美國的公司,也不要買美國的房地產,但是可以買美國控制的資源,不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譬如2005年美國國會以 333票贊成92票反對,禁止布希政府批准中海油併購優尼科(Unocal)石油公司。現在中海油就可以提出重新協商,或進行其他類似的併購,因為優尼科在海外有很多石油開採權,這比持有美元或美國債券穩當。

4. 買美國的外島

如果美國實在沒錢,中國可以提出把關島或夏威夷賣給中國,就像當年俄國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一樣。只要價錢談得攏,這是一個遠比債券合理的交易。

後記

YST 對「美國的金融危機」這篇文章有下列的改正與聲明:

1. YST 不懂保險公司的操作情形,所以想當然這些衍生商品 CDS與 CDO都是經過精算師的計算和評估後才出售的。跟據業內人士的反應事實並非如此。販售CDS的是AIG (保險公司)的總公司(Holding Company),而總公司跟底下的保險公司並沒有任何關聯。所以CDS與CDO都沒有經過精算式的評估。業內人士認為如果CDS與CDO經過精算師的評估,後果不會這麼嚴重。

2. 有關 YST文章中對金融界人士的評價有些激烈,引起一些抗議。這些評價屬於個人觀感,讀者要自己思考這些論點才能做出自己的判斷。特此聲明。

http://city.udn.com/3011/3063323

全球金融危机的经典通俗分析

对金融危机最普遍的官方解释是次贷问题,然而次贷总共不过几千亿,而美国政府救市资金早已到了万亿以上,为什么危机还是看不到头?

有文章指出危机的根源是金融机构采用“杠杆”交易;另一些专家指出金融危机的背后是62万亿的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那么,次贷,杠杆和CDS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通过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机?

在众多的金融危机分析文章中,始终没有看到对这些问题的简单明了的解释。本文试图通过自己的理解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个答案,为通俗易懂起见,我使用了几个假想的例子。独家之言,不恰当之处欢迎批评讨论。

一、杠杆

目前,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二、CDS合同

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按照规定,不允许银行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S。比如,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诸如此类。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赚45亿,这里面拿出5亿用来做保险,我还能净赚40亿。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B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邀请,而是回去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

三、CDS市场

B做了这笔保险生意之后,C在旁边眼红了。C就跑到B那边说,你把这100个CDS卖给我怎么样,每个合同给你2亿,总共200亿。B想,我的400亿要10年才能拿到,现在一转手就有200亿,而且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因此B和C马上就成交了。这样一来,CDS就像股票一样流到了金融市场之上,可以交易和买卖。实际上C拿到这批CDS之后,并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亿,而是把它挂牌出售,标价220亿;D看到这个产品,算了一下,400亿减去220亿,还有180亿可赚,这是“原始股”,不算贵,立即买了下来。一转手,C赚了20亿。从此以后,这些CDS就在市场上反复的抄,现在CDS的市场总值已经抄到了62万亿美元。

四、次贷

上面A,B,C,D,E,F....都在赚大钱,那么这些钱到底从那里冒出来的呢?从根本上说,这些钱来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资人的盈利。而他们的盈利大半来自美国的次级贷款。人们说次贷危机是由于把钱借给了穷人。其实,直接借贷给穷人买房只是次贷的一部分;失去工作与收入的人由优级贷款变为次级贷款是又一部分。笔者以为,次贷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贷给了普通的美国房产投资人。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本来只够买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价快速上涨,动起了房产投机的主意。他们把自己的住房抵押出去,贷款买投资房。这类贷款利息要在8%-9%以上,凭他们自己的收入很难对付,不过他们可以继续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借钱付利息,空手套白狼。此时A很高兴,他的投资在为他赚钱;B也很高兴,市场违约率很低,保险生意可以继续做;后面的C,D,E,F等等都跟着赚钱。

五、次贷危机

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就涨不上去了,后面没人接盘。此时房产投机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的付,终于到了走头无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给了银行。此时违约就发生了。此时A感到一丝遗憾,大钱赚不着了,不过也亏不到那里,反正有B做保险。B也不担心,反正保险已经卖给了C。那么现在这份CDS保险在那里呢,在G手里。G刚从F手里花了300亿买下了100个CDS,还没来得及转手,突然接到消息,这批CDS被降级,其中有20个违约,大大超出原先估计的1%到2%的违约率。每个违约要支付50亿的保险金,总共支出达1000亿。加上300亿CDS收购费,G的亏损总计达1300亿。虽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机构,也经不起如此巨大的亏损。因此G濒临倒闭。

六、金融危机

如果G倒闭,那么A花费5亿美元买的保险就泡了汤,更糟糕的是,由于A采用了杠杆原理投资,根据前面的分析,A赔光全部资产也不够还债。因此A立即面临破产的危险。除了A之外,还有A2,A3,...,A20,统统要准备倒闭。因此,A,A2,...,A20一起来到美国财政部长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游说,G万万不能倒闭,它一倒闭大家都完了。财政部长心一软,就把G给国有化了,此后A,...,A20的保险金总计1000亿美元全部由美国纳税人支付。

七、美元危机

上面讲到的100个CDS的市场价是300亿。而CDS市场总值是62万亿,假设其中有10%的违约,那么就有6万亿的违约CDS。这个数字是300亿的200倍。如果说美国政府收购价值300亿的CDS之后要赔出1000亿。那么对于剩下的那些违约CDS,美国政府就要赔出20万亿。如果不赔,就要看着A20,A21,A22等等一个接一个倒闭。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美元贬值已经不可避免。

以上计算所用的假设和数字同实际情况会有出入,但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性无法低估。

参考文献

[1]The Real Reason fo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the Story No One’s Talking About

http://www.moneymorning.com/2008/09/18/credit-default-swaps/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b26i371061.html

2008年9月11日星期四

比尔盖茨退休前赠给后世的11句真言

1.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

2. 这个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

3. 刚从学校走出来时你不可能一个月挣6万美元,更不会成为哪家公司的副总裁,还拥有汽车,直到你将这些都挣到手的那一天。

4. 如果你认为学校里的老师过于严厉,那么等你有了老板再回头想一想。

5. 卖汉堡包并不会有损你的尊严。你的祖父母对卖汉堡包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称之为“机遇”。

6.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不要将你理应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他人,而要学着从中吸取教训。

7.在你出生之前,你的父母并不像现在这样乏味。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在为你付账单、给你洗衣服。

8. 你所在的学校也许已经不再分优等生和劣等生,但生活却并不如此。某些学校已经没有了“不及格”的概念,学校会不断地给你机会让你进步,然而现实生活完全不是这样。

9. 走出学校后的生活不像在学校一样有学期之分,也没有暑假之说。没有几位老板乐于帮你发现自我,你必须依靠自己去完成。

10.电视中的许多场景决不是真实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必须埋头做自己的工作,而非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天天泡在咖啡馆里。

11.善待你所厌恶的人,因为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为这样的一个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