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日星期日

科索沃和美国

转载自 牛博网
吴澧 @ 2008-2-28 7:06:51 阅读(3196) 引用通告 分类: 未归类
【博主说明】 本博客每周四更新,欢迎各位星期五上班时来玩。今天谈原定本月第一个周四(7日)的议题,就是无所谓议题的胡说八道杂拌儿。另外,这里还有教育、文学、影视、崇洋、爱国、女男和杂拌七个专辑可供浏览。



  美国在贝尔格莱德的使馆被塞尔维亚人冲击了,被暴徒纵火了。如果是三年前,某文明古国的大学生向邻国使馆扔石头时,想来报纸上会有人大叫“烧得好”;或许还有人替科索沃发现一个大油田:“原来美国支持科索沃独立是为了那里的石油!”不过,现在文明古国也要跟世界接轨了,所以安理会十五国就一致谴责塞族人冲击外国使馆的反文明行为了。

  不知道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见到使馆被烧的电视画面有什么想法。他会不会指着电视对妻子希拉里说:美国总统不好当啊!

  克林顿当第一任总统时,欧盟几乎是哭着喊着要求美国插手前南斯拉夫的战乱。克林顿请参谋总长拟个可行性报告。参谋总长是谁?前任总统老布什留下的第一次海湾战争的英雄,黑大叔科林·鲍威尔,就是后来做了小布什第一任国务卿的那位。老鲍根本不相信克林顿还长着敢打仗的蛋:这小子不是越南战争时逃兵役吗?他不是在索马里死了几个人就下令撤兵吗?所以黑大叔尽给克林顿递上伤亡人数高得他受不了干涉计划。后来做了克林顿第二任国务卿的奥布莱特老太太,当时是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她出身捷克移民家庭,对欧洲比较了解和同情,老太太为此问了鲍大叔一个克林顿总统任期内最猛的问题: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咱们养着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干什么?

  克林顿自己也不愿管。92年总统大选,克林顿是靠着打国内政策牌——他的竞选名言是 It's the economy, stupid ——把取得海湾战争辉煌胜利的外交老将老布什打下去的,他对外交没那么大兴趣。外国人往往认为美国喜欢到处插手,其实美国始终有一股孤立主义思潮,从开国总统华盛顿以来就是如此。华盛顿卸职时的临别赠言,就是建议美国人不要卷入旧大陆的纷争。91年初海湾战争,91年底苏联解体,美国成了公认的唯一超强,有学者甚至声称“历史终结了”。美国人觉得天下太平,该管管家里的事了。那几年,孤立主义卷土重来。

  而且在美国人看来,巴尔干的新战乱是欧洲人惹出来的,本该他们去收拾。也是91年,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宣布退出南斯拉夫联邦。德国有几百万克罗地亚人,他们游行请愿,要求德国政府带头承认。刚刚在90年重新统一的德国,就公众感情而言,很难拒绝克罗地亚人的民族自决权利。德国甚至准备单独行动,于是欧盟被拖着承认了斯、克两国。美国接着跟进。但是,克罗地亚的塞族人武装暴动,塞尔维亚军队立即介入。南斯拉夫战乱就此开始。

  南斯拉夫的战乱,从国家一级看,是当时的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破坏了开国强人铁托的政治安排。铁托设立了一个联邦大主席团,南斯拉夫联邦的六个共和国(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和蒙特尼哥罗)和两个自治省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伏伊伏丁(匈牙利人)各出一成员,共同管理国家。米洛舍维奇上台后,先后取消了伏伊伏丁和科索沃的自治,加上塞尔维亚与蒙特尼哥罗的传统关系(米洛舍维奇本身有蒙特尼哥罗血统),他实际上控制了大主席团的一半席位。铁托精心设计的权利平衡被米洛舍维奇精心摧毁了,导致别的共和国退出联邦。

  而联邦一旦解体,塞尔维亚对科索沃的占有,就失去了国际法依据。科索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大战之后,土耳其和当时的南斯拉夫联合王国签订和约,将科索沃的主权转交给了多民族共存的南斯拉夫,但不是塞族人占绝对优势的塞尔维亚。塞族人确实在科索沃居住生活过,但在十四世纪被奥斯曼帝国吞并。1689年,不堪忍受回教统治的塞族东正教徒在大主教率领下逃出他们的祖居地科索沃。贝尔格莱德的大主教座堂里,至今挂着一幅题为《塞尔维亚人的迁徙》的油画。这是一个民族的悲情。但在欧洲历史上,边界变动和民族迁移太多了,这甚至是二战结束的最后一幕。如果各民族都按自己的历史来改造当今的现实,天下就大乱了。

  九十年代初的情势,苏联濒于解体,捷克斯洛伐克也濒于解体(后分解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国),米洛舍维奇为防止联邦解体而采取某些措施,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个人层面,他是靠着党内民族主义愤青的选票,挤掉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安排的第二梯队接班人,从而夺取了最高权力的少壮派。而克罗地亚的领导人,本身就是跟着铁托参加过反法西斯战争的已经七十高龄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不可能乖乖听命于米洛舍维奇。米洛舍维奇如果谦让一点,或比较有政治经验的话,让克罗地亚领导人代表联邦出头,联邦至少可以多活几年的。而在各共和国领导人长期共事并互相熟悉之后,分家并不必然导致战争,在欧洲更当如此。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运动的领导人,都是党的领导干部,经常一起参加苏共会议;捷克和斯洛伐克两国的领导人,都是自由派知识分子。彼此比较了解,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就低,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瓦解都是和平的。当时,只怕谁都没料到,二战后享受了长久安宁的欧洲,居然会有个愣头愣脑的米洛舍维奇,冒欧洲之大不韪,命令军队进入克罗地亚。

  美国不肯介入。在这世界上,很不幸,缺了山姆大警长的带头,没几样事办得成。巴尔干站火就此一年一年烧下去。直到95年,法国的老一辈资产阶级政治家希拉克再次当选总统。这位至少见识过二战,胆气非克林顿可比,希拉克挤兑美国,宣布法国要出兵单干,阻止动乱蔓延。而克林顿这时也醒悟过来,明白了美国这唯一超强决不可能不介入他国事务。在北约的压力下,美国斡旋成功,波斯尼亚内战各方签了戴顿和约,战火暂时停止。

  巴尔干战乱的起始是米洛舍维奇派军队占领克罗地亚的塞族居住区。戴顿和约之前,克罗地亚在北约帮助下重建的军队反攻成功,夺回了那一地区。当地的塞族人,有二十余万逃入塞尔维亚。米洛舍维奇把他们移到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已经为自治被取消而非常不满,这批人的到来,不啻火上加油。两族冲突的加剧,酿成巴尔干又一场战乱,并导致北约干涉。这批原居克罗地亚的塞族人是最倒霉的。科索沃战争之后,阿尔巴尼亚人索回家园,他们又被赶回塞尔维亚本土。

  克林顿到第二任,已是全力参与外交。而且他请出了共和党参议员威廉·科恩担任国防部长,军方不再那么消极怠工,为科索沃打了一仗。但共和党内仍然有强大的孤立主义思潮,觉得美军驻在科索沃是浪费纳税人金钱。现在民主党候选人的承诺是上台后撤出伊拉克,2000年小布什竞选时也有个撤军承诺:上台后撤出科索沃。你或许不信,但小布什在八年前确实跟92年的克林顿一样,是个内政总统。他的国内重头戏是教育改革;国外重头戏是和拉美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因此他第一个会见的外国领导人是墨西哥总统。

  然后来了9·11。科索沃突然成了一块牌子。那谁,你说美国的反恐战争是文明冲突、是攻击回教世界?你看看科索沃,我们美国在那里支持穆斯林反对基督徒的压迫!

  撤军的事就此不提。支持科索沃独立顺理成章。估计这几天“美国之音”的阿拉伯语广播,都在讲美国对科索沃的支持。俄国反对?只怕布什巴不得,最好中国也上来。阻力越大,越能反衬美国对科索沃穆斯林的善意嘛。

  就科索沃是美国、欧盟向回教世界释放善意的牌子而言,科索沃确实是独特的,不是其他地区可以随意效仿的。其实,一个地区的独立,并不那么罕见。我国刚进联合国,就碰上棘手问题:巴基斯坦分裂,东部成为独立国家孟加拉国。出于和巴基斯坦的铁哥们关系,咱们在安理会挡了三年,最后还是要让孟加拉国进联合国 ——回教集团近六十个国家,在联合国里,谁都不可能长久地得罪这一投票板块。新世纪的第一个新兴独立国家,则是脱离了印度尼西亚的东帝汶,于02年5月建国。其过程与科索沃相类,也是外界强力干涉——这回是澳大利亚——制止了人道危机,然后联合国托管,结果都是一个新的独立国家。下一个大概在苏丹,其内战停火协议有南方公投条款。如果那里的黑人选择独立,几年后就会有一个新的黑非洲国家。但是,每一个地区的独立,都不是容易的,都有很多具体情况,都是其他地区不能复制的。

  总之,不必那么紧张,一见到有人独立,马上自动跟台湾挂钩。也不必总是以为美国在背后挑唆。就算美国是国际大警长,政治仍然是地域性的。世界各地的政客,仍然会发挥他们最大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常常无视外界制约——鼓捣作为政治动物的人类最喜欢鼓捣的事:争权夺利。

没有评论: